隨著消費者對天然與純淨成分的追求,「零添加」逐漸成為市場上的關鍵字眼,甚至被視為產品安全與純天然的代名詞。然而,這類標示往往被誤解。「零添加」通常指生產過程中未額外添加人工合成化學物質,而非完全不含同樣功能的天然替代成分。
化妝品劑型多樣且成分富含養分,為微生物生長提供了理想條件。若生產管理稍有疏漏,將導致微生物迅速繁殖,直接威脅產品的穩定性與安全性。為確保產品品質並降低風險,ISO 22716:2007化粧品GMP-優良製造規範指引提出多層面的管理原則,涵蓋多個等核心領域,從根本管理降低微生物汙染風險。
微生物始終是化妝品製造工廠面臨的嚴峻挑戰。化妝品的保存期限取決於有效的微生物管理與防腐系統。然而,防腐劑的安全性長期以來受到高度關注,使得品牌與製造商在開發產品時更加謹慎,積極尋求「無防腐劑」或「天然防護」的替代方案。
- 廠房設計:廠房應依潔淨度需求清晰劃分區域,實施動線分流及不同等級管制措施,其設計布局應考量操作便利性與易清潔性,減少死角及管線交錯,防止微生物交叉污染。
- 環境監測:微生物環境監測涵蓋空氣、設備表面及人員,依照區域風險劃分檢測頻率,若發現異常,立即啟動異常檢討作業流程並加強清潔,確保生產環境潔淨。
- 供應鏈管理與原物料成品放行:原料、半成品及成品,除選擇優良且符合GMP的供應商,應訂定驗收標準,並依特性進行理化與微生物檢測,確保符合規範及顧客品質要求方可放行。
- 製程管控:製程應完整評估關鍵製程及檢測站點,並制定標準化作業流程,藉由線上監測及蒐集關鍵參數數據並進行統計分析,確保製程穩定。
- 動線規劃:應將人流與物流動線及廢棄物分開,設置單向及不交錯動線,避免交叉移動及外部未經確認或可能汙染源進入潔淨管制區域造成汙染風險。
- 純水管理:多層級水處理系統可確保純水品質,其管道設計應光滑無死角,透過定期清潔消毒、監測水質與微生物含量及水質外驗評估水質管理的穩定性及有效性。
- 人員衛生與教育:人員衛生管理應從個人衛生及著裝要求掌控,規範並定期進行健康監測與衛生教育,同時透過定期專題培訓與模擬演練提升專業技能與風險意識。
- 持續改善:透過定期內部稽核審視規範與要求執行狀況,分析不合格根因並實施矯正措施,最終形成教材及預警系統資料庫,提前識別異常並快速響應,確保生產穩定與產品品質。
消費者對零添加的期待,對製造商帶來更高的挑戰,微生物控制成為製造過程中的核心任務,透過“ISO 22716:2007化粧品GMP-優良製造規範指引”全面性的製造過程管理,嚴格把關每個細節,或可成為達到真正「零添加」另一個解方。